韩国a片

韩国a片

NEWS

相关链接

Link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电话:86-027-87543228

邮编:430074

地址:湖北省·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韩国a片 电气大楼A座

 

韩国a片 新闻

勤学求知,勿负潘老师

发表时间:2013-04-09 作者:韩国a片 韩国a片 谭园 浏览次数:

我是韩国a片 一名普通的本科生。313日下午,我急匆匆跑到S103教室上本学期的第一节《电磁场与波》课,发现讲台旁边居然有两个老师,一个年轻,一个年老。年轻些的老师我认识,是丁永华老师,那个头发花白又精神矍铄的老者是谁呢?

上课了,老师揭晓了答案,这位老人居然是电磁工程方向盛名赫赫的专家潘垣院士,更让我们吃惊的是,潘垣院士居然会为我们上《电磁场与波》课的前两章。

在我的理解中,院士,应该从事着名称长长的、我们听不懂名称的高端项目,指点博士生们学习研究,坐在会议室的嘉宾席上、只在主持人介绍时站起来远远微笑示意……说实话,对于本科生而言,他们的存在只是一串串不断重复的名号罢了,我从没想过竟然会有一名院士成为我真正意义上的老师。

潘垣院士,不,老师开始上课了。《电磁场与波》的前两章“矢量分析及场论基础”和“电磁场的物理量及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”是电磁场基本知识和重要规律的介绍,老师讲起来信手拈来,重点突出,对PPT和教材上的内容都很熟悉,显然是做足了准备工作。他眉眼含笑、声音洪亮,没有半分院士的架子,讲到关键处居然像个老小孩一样手舞足蹈起来,“你看,这是旋度是不是?旋度的散度是不是等于零了?哈哈!”讲到复杂的地方,他风趣地用武汉话说:“这里有点裹筋,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,嘿嘿,梳理一下就清楚了。”他眼神明亮、头脑敏锐,态度严谨认真,甚至能一眼看出PPT上的错误:“这里,这里少了个‘,’号,这是不对的。”我总能很自然地跟着他的思维走,时不时顺嘴回答几句,每当这时,他就偏过头来,看着我赞许地笑,说:“哎,说对了。”不知不觉两节课就结束了。

三周之后,前两章课程结束。回顾这些天的学习,老师教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电磁场知识,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,还有课后总结的学习方法。记得有堂课老师指出了教材上的一些错误,诸如“旋度”写成了“散度”,“净电荷密度”少写了“净”,甚至还有“高斯定理”写成了“离斯定理”,我们都感叹于他的严谨和周密,我们也都看了书,却没发现这些错误。老师说,PPT改了三遍,老师竟然还能检查出错误来,让他很是吃惊;又说老师为了上好这门基础课,提前一年都在备课了,也专门参加了课程组的研讨会,查阅参考了很多本电磁场的教材,备课笔记都记了厚厚一大本,多次亲自讨论指导修改PPT,要求非常严格,精益求精,一丝不苟。旁边的同学惊奇得连连咋嘴,大家被这种认真的态度深深感染了。

掏出手机百度了一下。潘院士是1933年出生,也就是说这位思维缜密、侃侃而谈的学者已有80岁了。我心下疑惑,一位院士,年纪也这么大了,为什么要来参与本科生教学呢?在一次《电磁场与波》课开始之前,我向坐在旁边的丁老师说了我的疑惑,老师说:“老师一直都很关心人才培养,特别是非常关注本科生基础课程的教学,强调学生培养一定要打好扎实的基础,给本科生上基础课一直是他的心愿。多年来老师一直忙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事情,未能抽出时间来给学生上课。这次他在百忙之中抽出这么长时间为你们讲《电磁场与波》,可见是多么重视本科生的学习,重视基础课教学。”

我突然就被打动了,80岁的老人,本该颐养天年,他却壮心不已,时时刻刻把本科生的学习放在心上,选择用行动来说话。和我一样,很多同学都被感动着,他们相互激励,对自己扪心自问,80岁的院士都亲自来为我们上课,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,不是很羞愧的一件事吗?